首頁 > 校園新聞
人文社會科學界已運用GIS了哦!華岡人您用了嗎?
文/徐耀青 攝影/徐耀青 2006/12/21列印
數位地球研究中心為能推廣GIS在人文社會上之運用,20日下午在菲華樓二樓202會議室舉辦「空間資訊系統」系列專題講座,特別邀請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石計生教授蒞校演講「社會地理資訊系統(The SocGIS):探索與實踐」。石計生教授強調,在地理資訊系統日趨普及的現今,GIS已不再只是一套操作軟體,更是個人化、視覺化的教、學、應用與創新的工作平台與學習場域。
石教授指出,過去七年來所致力是透過原來屬於自然科學範疇的地理資訊系統(GIS)挪移至人文社會科學,重新建立「社會地理資訊系統」 (The SocGIS)的心路歷程為軸線,深入探討關於GIS本身的特性(工具或理論)、空間視角的人文轉移、跨學科的理論與方法對話(理論方面如和賀格斯特藍(T. Hägerstrand)的時間地理學與紀登斯(A. Giddens)的結構化理論的對話;方法方面將提及GIS的在質化和量化間搭橋的可能與空間化社會指標等)和目前研究與教學的若干成果展示,並將對目前國內這方面政府與學術研究的現況提出觀察與建言。

主持人數位地球研究中心溫國忠主任在介紹石教授時指出,石計生教授乃是一位社會學家,現任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東吳大學文學院「人文社會研究室」召集人,教育部教學卓越「建置GIS平台支援教學」計畫(2006-2008)主持人。2005年11月間曾應北京清華大學社會系之邀,以「地理資訊系統與後現代空間」等主題進行訪問講學。亦曾主持過多項GIS相關研究案,並多次擔任國內外GIS相關研討會主題演說者、會議召集人與發表人。

石教授說,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在1980年之後隨著國際協會的成立與重要期刊的發行,大抵循著一個基本的步伐前進,應用軟體的進步,也日趨人性化、操作簡單化。地理資訊系統其實是一種「透過使用/研究者,而創造虛擬與真實世界對話」的科學(石計生,2001) 。

美國「環境系統研究所」(ESRI)對於GIS集大成的定義,地理資訊系統乃為「一種對電腦硬體、軟體、地理資料、和個人設計的組織化收集,以便有效地捕捉、儲存、升級、與掌握所有形式和地理關連的資訊」。石教授強調,它不只是一套「工具組」而已,同時也是「個人設計與創新」的場域;並且,地理資訊系統的處理資料是「所有形式和地理關連的資訊」,呈現的是一種「數位化地圖」(digital maps ) 。

石教授認為,「社會地理資訊系統」則是以地理資訊系統為「思想的共同操作平台」,結合量化與質化的基礎 , 是「一種將地理資訊系統的繪製數位化地圖與個人創新設計的組織化功能,應用至『以人文中心』的人文社會科學範疇,並開放地容納多元特質,調整,詮釋,重構地理資訊系統的實證或非實證流程」。

石教授說,東吳大學向教育部提出的「建置GIS平台支援教學與相關應用方案」,該計畫頗受校長與院方的重視,此計劃預計成立GIS技術支援中心,引進並設置GIS教學軟硬體設施使本校GIS資源能完善。並積極推動教學環境及辦理教學促進與研習活動 ,目前本計劃已積極推動校內種子教師之培育與邀請專家與學者至校內講授GIS的應用。

石教授期望不同的同學亦可藉由同一教學平台跨學科教學與統整的工作,以完整之人事物建立GIS平台,支援本校各系GIS相關課程資源。

點閱人次:3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