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校園新聞
十二項環保面向 張鏡湖董事長析探飛躍中國之環保嚴峻課題
文/李渼詩 攝影/李渼詩 2006/12/29列印
中國大陸研究所與環境設計學院聯合主辦「中國大陸環境與資源治理」學術論壇研討會特別邀請張鏡湖董事長以「中國大陸經濟」為題,析探經濟飛躍中的中國環保資源。張鏡湖董事長以國際形勢、二氧化碳排放量、酸雨、水污染、森林、優養化、地下水、黃河、沙塵暴及冰川退縮等十二大項問題,全盤析論大陸環保政策問題,期盼飛躍經濟的大陸能夠重視環保新課題。
張鏡湖董事長說,大陸的各行各業飛躍的成長,為大陸建立的經濟奇蹟,已讓世界各國刮目相看,包括第一產業的農畜牧發展、工業現代的科技發明及貿易投資吸聚海外資金的能量,讓世界無法輕忽這樣的大國。

張董事長以詳細的數據佐證大陸的飛躍成長。張董事長說,大陸人均糧食生產由1978年的218.7公斤至2005年371.3公斤,但糧作物播種面積卻從1978年的面積1.5億公頃減至1.24億公頃,稻米增產的最大主因肇因於大陸積極在品種改良及肥料用量暴增。

在科技現代的發展上,大陸的發明研究已有長足的進步。張董事長舉經濟合作和開發組織(OECD)大陸2005 年12月報告中國的產品2004年1,800億美金超過美國的1,490億美元,中國已有每秒計算trillion的計算機,為世界最快之一。

不過,飛躍的中國經濟卻無法避免經濟對環保社會造成的無形衝擊。張董事長強調,現在中國二氧化碳排放量僅次於美國,預計2009年將超過美國,由於中國已不是開發國家,因此,京都議定書對中國並無約束力,但站上道德與身為世界一份子的成員而論,中國如何向世界交待將是中國大陸非常嚴峻的課題。

酸雨問題上,張董事長憂心指出,重慶、成都、貴陽及長沙等地二氧化硫排放量極高,對西南地區形成世界三大酸雨區之一,PH值常達4.0以上,造成多種病蟲的繁殖,危害松樹、魚類及建築物均產生不良影響。

大陸有不少「小老頭樹」,代表大陸乾旱地區,植披無法存活,這樣的問題也開始引起大陸政府的重視。張董事長說,大陸推動造林運動,增加至18%,希望可以挽救森林面積減少的窘境。

大陸湖泊因圍湖造田及湖泊優養化,不但造成湖泊變小,原有千湖之省的湖北省,如今卻都因為泥沙淤積而造成面積縮小,更使大陸湖泊魚量驟減,影響大陸漁產正常值。

大陸的沙塵暴也是大陸政府相當頭痛的問題,由於沙塵暴會使大陸的沙漠面積擴張,其沙塵狀況將可達台灣與美國西部,對世界環保問題造成衝擊,這是未來值得重視的重要課題。

黃河為中國第二長度,但受到流水量減少與含沙量之高,影響下游地下河產生斷河的現象,張董事長說,每年春天黃河下游無水,尤以每年七月及八月最嚴重,顯示大陸北方水資源日趨減少,直接造成農業灌溉問題。

歷史文獻記載,中國大陸地大物博,張董事長卻有另一番獨特看法。他說,大陸地大人亦多,能源部份將成為大陸最大的致命傷,短期未能開發持續新的能源,大陸將提前面臨儲量不足的危機,這也是為何中國大陸會與日本爭搶東海島嶼,就是為爭取多一點能源儲量。

地球暖化對大陸西部冰川區也造成極大影響。張董事長認為,地球暖化後降雪量減少,改變為雨水,根本無法貯存為冰,待春天溶化,用為灌溉,間接衝擊大陸西部的水資源。



點閱人次:3350 影音新聞點閱人次:1280